夏日登车盖亭
蔡确〔宋代〕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纸围屏风石作枕头,卧在竹床多么清凉,久举书卷手已疲累,把书抛在一旁渐入悠长梦乡。
醒来后不觉独自微笑,忽听几声清亮的渔笛在沧浪江上回荡。
注释
车盖亭:在湖北安陆西北。
书:蔡确诗有“卧展柴桑处士诗”之句,或以为“书”即指陶渊明诗集。解为一般书史亦可。
莞然:微笑貌。
沧浪(láng):即汉水,为长江最大支流。汉水东南流经陕西南部、湖北西北部和中部。
参考资料:完善
1、
刘永生.宋诗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87
2、
3.
赏析
这首诗,着意刻画了作者贬官后的闲散之态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这两句说:游亭之后,便躺在纸屏遮挡的石枕、竹方床上,看了一会儿陶渊明的诗(“卧展柴桑处士诗”),感到有些倦怠,便随手抛书,美美地睡了一觉。诗人是“夏日登车盖亭”的,因而,读了“纸屏、石枕、方竹床”,写得气清意爽;读了“手倦抛书、午梦长”,表现了诗人闲散之态;并且从“午梦长”中,还透出一点半隐半露的消息,这要联系下文来理解。
梦醒时分,诗人“莞然独笑”,这份笑容背后,是他在午梦中有所领悟,体会到了人生的虚幻与富贵的无常。他所读之书为“柴桑处士诗”,所梦之境亦是耕樵隐士的生活,醒
创作背景
蔡确积极支持王安石变法,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右丞相)。神宗死,哲宗继位。元祐元年(1086年),罢知陈州。元祐二年(1087年)因为“军器监之狱”受其弟蔡硕牵连,被贬知安州(湖北安陆),夏日登车盖亭,作了十首诗,此其第二首。
参考资料:完善
1、
霍松林 等.宋史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306-307
2、
刘永生.宋诗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87
简析
《夏日登车盖亭》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写诗人被贬安州官冷身闲的闲散之态和其得以放情山水的逸兴,并化用《楚辞·渔父》句意,隐约地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隐遁生活的向往,闲静的基调中含沉郁之致,委婉深切,颇堪赏味。
蔡确
蔡确(1037—1093),字持正,泉州郡城人,宋臣。举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进士,调州司理参军。韩绛宣抚陕西时,见其有文才,荐于其弟开封府尹韩维属下为管干右厢公事。 23篇诗文 2条名句
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晏几道/晁补之〔宋代〕
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细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空满 一作:空满眼;眼中 一作:就中)
浅酒欲邀谁劝,深情惟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谁劝 一作:谁共劝)
金错刀行
陆游〔宋代〕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